在新冠病毒爆发之后,研究人员就提出2019-nCoV病毒通过其表面的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结合受体蛋白ACE2进入细胞进行感染。那么这种结合能力是强是弱呢?新冠病毒的S蛋白与SARS的又有什么区别呢?甚至ACE2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呢?接下来的这些研究将会解答这些问题。 2月15日,美国大学的研究团队在BioRxiv上,公布新冠病毒S蛋白3.5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结果显示新冠病毒虽与SARS-CoV的S蛋白碱基序列相似,但在空间结构上差异巨大。冠状病毒S1亚基的受体结合域(RBD)具有构象变化,两种病毒S1亚基同源性很高,但RBD差异很大,导致在静息状态下新冠病毒S蛋白更容易发生构象转变。新冠病毒在结构上还具有流感病毒的特征,在S1-S2亚基之间插入一段蛋白酶位点,而在SARS-CoV中此处仅为精氨酸。此文已于2月19日正式发表于《科学》杂志。 电镜下观察2019-nCoV与SARS-CoV均能够与ACE2受体结合,这两种病毒-受体结合物形态相似。但是ACE2以约15nM的亲和力结合到2019-nCoV S蛋白的胞外域,两者亲和力比SARS-CoV的要高10-20倍,推测这是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具有强大传播能力的原因。 2月18日,西湖大学研究团队也在BioRxiv上,公布新冠病毒结合受体ACE2的全长结构。ACE2作为胞外蛋白,在体外难以获得,研究人员发现ACE2与一个转运蛋白B0AT1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因此,西湖大学通过共表达的方式获得ACE2和B0AT1的复合物,然后将此复合物和SARS-CoV的S蛋白锚定在一起。 通过分析ACE2的全长蛋白结构,发现ACE2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具有开放和关闭两种构象变化,并且两种构象均含有与冠状病毒相互识别的区域。建模分析认为新冠病毒的两个S蛋白三聚体会与一个ACE2二聚体同时结合在一起,这位新冠病毒感染机制提供了重要框架,有助于理解冠状病毒进入靶细胞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特征,对发现和优化阻断进入细胞的抑制剂有重要作用。
无创亲子鉴定怎么做?有没有什么条件限制呢? 无创产前亲子鉴定是一种新型的技术,这种技术是由美国的科学家、生物学家发明的,这种技术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广受人们认可和欢迎的一种技术。不仅如此,它也是目前监测最安全的技术,没有之一,因为它只需要采集孕妇的静脉血就可以了。 相对于传统的羊水亲子鉴定和绒毛亲子鉴定而言,无创胎儿亲子鉴定对胎儿和孕妇没有一点伤害,这也是它深受欢迎的原因。它只要满足孕妇怀孕时间5周以上,采集孕妇的静脉血,通过最新的技术,分离出胎儿的血液和孕妇的血液,之后就可以顺利的提取出胎儿血液中的DNA物质了。再和父亲的DNA物质进行对比,就能准确的判断出胎儿和父亲是否存在亲子关系了。 不过呢,它也有一定的限制。什么呢?就是假如怀的是双胞胎(同卵双包胎除外)、孕妇半年内接受了异体输血、或者1年内接受骨髓细胞移植就不能采取无创亲子鉴定的方法。
亲子鉴定是去医院做吗? 在听到需要做 “亲子鉴定”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要到医院去做。在这里,必须澄清一下,医院是看病的地方,它是医疗机构而不是鉴定机构。 其实,亲子鉴定是通过对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根据遗传规律分析,对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血缘关系的鉴定。而涉及血缘关系的亲权纠纷很多,比如私生子;丈夫怀疑孩子不是自己亲生;怀疑医院调错婴儿;失散儿童及失散亲属的确认等。 因而DNA亲子鉴定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其他亲缘关系鉴定,有可能成为某种具有证明性的证据供法庭审判使用,或供某些职能部门使用,如公安局的户籍管理部门。 总而言之,亲子鉴定应该找正规的鉴定机构来做,而且要找具有“法医物证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DNA鉴定中的基因突变是怎么回事?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隐定性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 于是后代的表现中也就突然地出现祖先从未有的新性状。根据国内某权威鉴定机构的统计数据声称,其接受案例中发生基因突变的案例数占了1.4%。我们完全能检查出基因突变的样本,并通过加做位点或进行三联体鉴定来确认亲缘关系。